当前位置:k8凯发天生赢家 > 文章阅读 > 正文

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-k8凯发天生赢家

编者按

理解和诠释好经典的思想,准确合理地解读文本是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,更是传承转化、应用普及的关键。2016年9月24日,由孟子研究院发起,济宁、邹城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的《孟子》七篇解读在邹城开讲。本次活动历时三个多月,由陈来、王志民、李存山、王中江、梁涛、杨海文、孔德立七位学者每人解读一篇,对《孟子》七篇全文进行了系统、详细的解读。此次解读是儒学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件大事,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传统文化的有关讲话精神,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做了有益的探索。

活动结束后,解读视频先后在邹城电视台和山东教育电视台播出。解读专家又对讲稿进行了加工修改,结集出版了《<孟子>七篇解读》丛书。从今天起,《邹城发布》开设专栏陆续刊发解读精华,以飨广大读者。

在进入文本的学习以前,

我们先对《孟子》其人其书

做一个简单的介绍。

《孟子》收有《梁惠王》、《公孙丑》、《滕文公》、《离娄》、《万章》、《告子》、《尽心》共七篇,从汉代以来,《孟子》的文本每一篇又被分为上下两篇。

有关孟子事迹的介绍,最重要的也是最早的,应该是见于司马迁的《史记》。《史记》的《孟子荀卿列传》(下文简称《列传》) 对孟子的事迹做了简单的介绍:

孟轲,邹人也。受业子思之门人。

“孟轲”,轲是孟子的名字。“邹人”,是介绍他出生和活动的所在地。比较重要的是这句话,“受业子思之门人”,是说他跟子思的门人学习过。以前对这句话也有一些不同的解释,有人认为 “受业子思之门人”的“人”字可能多了,原文应该是“受业子思之门”。这个变动就比较大了,孟子学术的直接来源就变成子思本人,直接跟子思来学习了。如果是“受业子思之门人”呢,孟子就没有直接跟子思学习过,而是跟子思的门人学习过。这一点在历史上有很多的讨论,但是最近几十年来由于一些出土文献的发表,大家越来越肯定孟子跟子思的关系应该是“受业子思之门人”,因为孟子的时代跟子思的时代相隔还是远了一点。

道既通,游事齐宣王,宣王不能用。

“道既通”,“道”在古代就是指道术,道术是指一套思想、理论、观点、主张。这里的“道”当然不是一般所讲的道,不是一般意义上讲的一种理论、一种思想、一种方法,应该是特指儒道。即这个道如果是道术的话应该是指儒术之道,我们的根据稍后再讲。“通”就是通晓,对这套理论思想观点的体系有一个基本的把握,这就是通。“道既通”表示他对儒道、儒者之道已经有了基本的把握。

“游事齐宣王”,战国时代士的阶层非常活跃,他们采取游学、游说的形式到各个国家去推展自己的抱负。“宣王不能用”, 齐宣王当时不能施行孟子的思想主张。

适梁,梁惠王不果所言,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。

“适”就是到,“适梁”就是到了大梁这个地方。大梁这时候是魏国的中心,当时主政的是魏惠王,也叫梁惠王。“梁惠王不果所言”,就是不能施行孟子所主张建议的东西。梁惠王认为孟子讲的这套不符合实际,没有采用。

当是之时,秦用商君,富国强兵;楚、魏用吴起,战胜弱敌;齐威王、宣王用孙子、田忌之徒,而诸侯东面朝齐。

当时,秦国是用商鞅主政,楚、魏都是用了吴起,齐国是用孙子、田忌来主政。

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,以攻伐为贤,而孟轲乃述唐、虞、三代之德,是以所如者不合。

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,大家追求合纵连衡,以攻伐为贤。“合从连衡”,在当时就是一种追求战争取胜的谋略;“以攻伐为贤”,以善于攻伐者为上贤,谁善于攻伐就把谁推为上贤。但是孟轲讲的不是合纵连衡的这一套,他也不主张攻伐,他讲的是 “唐、虞、三代之德”。唐、虞就是尧、舜,三代就是夏、商、周,即禹、汤、文王、武王,他们的德就是道德。“是以所如者不合”, “如”就是孟子到的地方,他所主张的思想与这些地方当政的君王思想不能相合。

退而与万章之徒序《诗》《书》,述仲尼之意,作《孟子》七篇。

他就从这种游学、游说的活动中回到他的家乡,跟他的学生著书立说。“万章之徒”表示是好几个人。序,就是叙述,这个“序”其实和叙述的“叙”是相通的。这句话一方面说明我们今天 传下来的《孟子》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这些人共同的作品;另外说明他的书的宗旨是“序《诗》《书》,述仲尼之意”,主要是传承发扬孔子的思想,特别是发扬《诗经》和《尚书》的一些重要的思想。

这是我们看到现在流传下来的《史记•孟子荀卿列传》里面对孟子思想的记述。关于《列传》的理解,我们还可以参考另外一种文献,就是《孟子题辞》。孟子的书到汉代就有了注释,东汉的赵岐作《孟子注》,《孟子注》前面有一篇《孟子题辞》,这篇题辞相当于《孟子注》的序。

《孟子题辞》中有一些重要的讲法,我们需要把它跟《列传》 对照起来加以理解。

关于孟子的“子”,《题辞》说'“子者,男子之通称也。”这个讲法还是一般了一些,应该说“子者,男子之尊称也”,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称子的,我们也不是对任何一个男子都可以称他为子,所以这个“通称”换成“尊称”更恰当。

接着讲孟子,“邹人也,名轲”;下面讲“长师孔子之孙子思, 治儒术之道,通‘五经’,尤长于《诗》《书》”。刚才我们讲《列传》 里面说“道既通”,这个道是什么道?这里给我们做了一个说明, 做了一个补充——“治儒术之道”,可见这个道就是儒术之道。 在《列传》里面讲“序《诗》《书》”,在《题辞》里面也有一个补充, 说孟子所通晓的儒家的学问不仅仅是《诗》《书》,而是通“五经”, 对“五经”都有全盘的了解,尤其专长于《诗》《书》的理解。《列传》里面讲“游事齐宣王”,但是“宣王不能用”,这在《题辞》里面也有一个补充说明。

《题辞》里说:“当世取士,务先权谋,以为上贤。”《列传》里面讲“以攻伐为贤”,这个“以为上贤”就是对“以攻伐为贤”的一种补充说明。所谓“权谋”,是前面讲的有关战争、战略的权谋之学,就是“合从连衡”。当时各个国家的君主如何“取士”?“务先权谋,以为上贤。”我们可以说,这是对《列传》中的讲法的一个补充说明。

《题辞》里面还讲了,“于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,遂以儒道游于诸侯,思济斯民”。前面我们说,孟子“道既通”,就用他所学游事齐宣王,那他是用什么思想来游事齐宣王的?在《题辞》里面 也做了补充说明——“以儒道游于诸侯”,这既对“道既通”的 “道”做了详细说明,也说明了孟子游事齐宣王的确是用的“儒道”。

《题辞》里面讲“退自齐、梁,述尧、舜之道而著作焉”。“述 尧、舜之道”是对《列传》里面“述唐、虞、三代之德”一个更明确的说明。

从以上几点来看,《孟子题辞》和《列传》里面很多讲法有一种呼应的关系,我们在了解《孟子》其人其书的时候需要注意。

在分析完《史记•孟子荀卿列传》和《孟子题辞》之后,我们接下来看看孟子和孔子的关系。

《列传》里面讲到他和孔门的关系,说“受业子思之门人”,《孟子题辞》里面也讲到,“长师孔子之孙子思”,所以,孟子跟孔门有密切的传承关系。孔子讲过很多话,其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 都是在孟子时代发扬起来的。在《孟子》里,孟子曾自述他和孔子的关系,讲过这么几句话:

第一句话,他在《孟子•离娄下》中讲,“予未得为孔子徒也”,说我没有做过孔子的学生;“予私淑诸人也”,这里没有明确说明他“私淑”的是谁,但是我想,这个“私淑诸人”的“诸人”一定是一位孔门的后学,除了是子思的门人,还可能是孔门后学中的其他学者。这是在《孟子•离娄下》里面谈到的他和孔门的 关系。

第二句话,他在《孟子•公孙丑上》中讲到,伯夷、伊尹“皆古圣人也”,“乃所愿,则学孔子也”,自古以来圣人很多,比如说伯夷、伊尹,都是古圣人,但我真正的愿望是学习孔子。当然,他讲这个话的时候做了对比,虽然伯夷、伊尹、孔子都是圣贤,但各有特点,而他真正的心愿是学习孔子。这是他有志于学习孔子思想的第二个自述。

第三句话,《孟子•万章下》里面说“孔子之谓集大成”,揭示了孔子和古代文化的关系。在孔子之前,中国文化至少已有1500年以上的发展。1500年是指从夏代开始到孔子,孔子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,夏代如果从公元前21世纪算起,到孔子生活的年代至少也有1500年。在孟子看来,孔子的集大成,不仅是对同时代比较近的周文化的集大成,也是对整个中国上古文化的集大成。

第四句话,也是在《孟子•公孙丑上》讲的,“自生民以来,未有盛于孔子也”。“盛”,伟大的意思。其实在孔门有过类似表述,“生民以来未有孔子”,但是孟子加了“盛”字,突出孔子的伟大。

从这几点我们看,孟子有自觉学习、传承、发扬孔子思想和学术的志愿,这是我们讲《孟子》其人其书需要交代的。

总的来说,我们对《孟子》的讲解是要回归《孟子》文本的讲读和解析,是顺着文本逐章讲析,这是我们的特点。但逐章讲读和解析的重点不是在生僻字词,虽然古书里面有很多生僻字,今天的人不会念,不认识,也不了解它们的意思,讲读应该包含这一方面的内容。我们的重点在于思想的提炼和义理的贯通。文本本身有很多的方面,除了生僻字,还有与今人大不相同的写作风 格。今天我们写文章都讲究语言逻辑严密,古人的文章不是,用我们今人的眼光来看,有时候好像有点前言不搭后语,逻辑上有点错位。关于这些现象,古人有很多种解释,使文本读起来能够更通畅,但这都不是我们的重点,我们的重点是透过文本掌握他 的思想,掌握他的义理。

从东汉的赵岐给《孟子》做注以来,《孟子》七篇的每一篇都已被分为上下两部分,如《梁惠王章句上》《梁惠王章句下》。汉人所谓章句是把一篇文章分成不同的章,以便理解。古人的书不像我们今天的书,篇、章、节和段落分得清清楚楚;古人的文章是密密麻麻的,不分段,不分章,也没有标点。后世在讲解文章的时候,第一条就是要讲究章句,把章分出来。比如,我们说《梁惠王上》有七章,就要把这七章分出来。所以古代的经师很看重章句。

我们今天通行的《孟子》文本采用了阿拉伯数字标序,使用起来更方便,尤其是便于这些文本的翻译。比如说1 •1,前面的1代表《孟子》第一篇《梁惠王上》,后面的1就代表《梁惠王上》的第一章。这一章在孟子研究里面历来都被认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,是带有纲领性的。

解读专家:陈来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随机文章

  • 2021-12-05
  • 2021-12-05
  • 2021-12-05
  • 2021-12-06
  • 2021-12-06
  • 2021-12-07
  • 2021-12-07
  • 2021-12-07
网站地图